Notes: 當下的力量
Page
Content
Comment
11
其實臣服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,蘊含著強大的行動力和正面向上的能量。
27
無法停止思考是種非常可怕的疾病,不過,幾乎所有人都深受其害,也因此大家誤以為那才叫正常。
36
強迫性思考猶如上癮症,上癮症的特徵是什麼?就是你沒有選擇權,無法對它喊停,你覺得它比你強。
39
本質上,心智是一部求生的機器,擅長攻擊別人、保護自己,擅長蒐集、儲存和分析資訊,卻毫無創造力可言。無論自覺與否,所有藝術家皆是在一個無念的空間、一種內在靜定的狀態獲得創作的源泉,再透過心智賦予創意一種形式。就連最偉大的科學家亦表示,他們的突破性創見皆得自心智靜默(Silence)的時刻。 一項針對全美知名數學家(包括愛因斯坦)的研究顯示,在這些專家的工作項目中,思維「只是次要的,真正具決定性的是靈光乍現的片刻。」由此可知,絕大多數的科學家之所以缺乏創造力,不在於他們不懂得怎樣思考,而在於他們不懂得如何停止思考!
43
隨時問自己:「此刻,我內在有什麼樣的情緒?」這個問題將把你帶往正確的方向。但切記千萬別分析它,只要觀察就好。把你的注意力向內聚焦,去感受情緒的能量。如果沒有情緒浮現,就把注意力正深沉地集中於身體的內在能量場,那是通向本體的一扇大門。
47
別再希冀自己可以斬斷慾望貨達到開悟,只要臨於當下即可。在當下時刻臨在,做一位心智的觀察者,與其引用佛陀的話,不如立地成佛,成決覺者,這才是佛陀一字的本義。
51
對當下的情境你可以說「我接受」。有什麼比抗拒已然存在的東西更徒勞、更不智的呢?
54
一旦被痛苦之身掌控,就會渴望更多的痛苦。你將成為一個受害者或加害者;你會想把痛苦加諸於別人,或加諸於自己身上,或兩者都有。
57
將注意力聚焦在內心感受,認識它就是痛苦之身,接受他的存在。不要去思考它,不要讓那些感受轉化為思;不要評斷或分析;不要透過它找尋自我的認同。
83
等你知道了新制的基本失調特質(依戀過去和未來,並否定當下),就會明白所有的問題是交相出現的。
84
在時間的向度裡是找不到就贖的。你不可能在未來獲得解脫。臨在是擺脫一切的關鍵,所以,你只能在當下獲得解脫。
85
希望是讓你活下去的動力,但也讓你聚焦於未來。而持續關注於未來會讓你否定當下,也因此你感到不快樂。 找出那扇「通向生命的窄門」,它的名字叫做「當下」。
86
看看光線、形狀、顏色、質地,覺知每件事物的寂靜臨在,覺之讓各種事物可以存在的空間。傾聽各種聲音,但不要加以評斷,傾聽各種聲音底下的寂靜。
96
愈來愈常選擇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此刻,而非過去或未來,並且當你每次意識到自己沒有專注於當下時,你已經在當下了。
109
通常,採取任何行動都比什麼也不做來得好──若你久困於一個不快樂的處境,那就更該如此。
不要讓恐懼升起並進入你的心智當中,利用當下的力量,這樣,恐懼就無法得勝。
假如真的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改變妳的此時此地,而且你也無法走出逆境,那麼就放下內在的抗,全然接受你的此時此地吧。
113
你是誰、你在哪裡、你正在做什麼,唯有全然接受自己所擁有的,感激擁有的這些,感激未來,感激本體,也就是,感激當下時刻以及當下生命的豐盈,你便擁有了真正的富足,它是無法在未來獲取的。
114
這趟旅程唯一一件最真實的事,就是此刻即將踏出的那一步,那就是一切了。 人生旅程有一個外在目標和內在目標。外在目標就是我們設定的目的地。要抵達目的地,當然需要未來。但如果你把目的地看得比妳在當下踏出的這一步更為重要,並且讓它佔據太多的心思,你將完全忘記了人生的內在目標,這個目標與你要去哪裡或正在做什麼完全無關,只跟妳怎樣做每件事有關。
115
外在目標只在你尚未實現內在目標時才顯得重要。等到你實現了內在目標之後,追求外在目標將變成遊戲,如果覺得好玩,不妨繼續玩下去。
117
此刻所面對的挑戰,將帶領你,讓你明白內在潛藏的無意識過去是如何展現的。 你認為未來終將可以讓你擺脫過去。這是錯覺,唯有當夏可以讓你擺脫過去的桎梏。更多的時間都無法讓你擺脫時間的,汲取當下的力量,這就是關鍵所在。
121
在日常生活中抱持臨在的狀態,可以幫助你深深扎根於自己的內在。否則,有著不可思議動力的心智,它總是蠢動不休,就像急流般推著你往前流去。
134
如果你能受到以開悟的靈性導師指引,那反映出你本身擁有足夠的臨在,因而能分辨出別人的臨在。
135
別相信光來自於你之外,或只能以一種特殊形相顯現。
利用導師的臨在,反映出我們的如如本相,讓自己的臨在更為充足。這樣很快地,你將會發現沒有所謂「你的」或「我的」臨在,臨在是「合一」的。
137
從假象中得到解脫,不再認同於肉體與心智。這種佛陀所說的「我執」,是人們最根本的錯覺。從恐懼中得到解脫,恐懼有千百種形式,但無依不是錯覺的必然結果。
143
內在身體是介於外在形象與真實本相(即你的真正本質)之間的門檻,切記勿與之失去聯繫。
145
轉化是透過身體,而不是離開身體才發生的。
147
當你尋求真理時,請不要將眼睛望向別處,因為除了在你身體裡面,真理無處可尋。
149
不要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心智和外在世界,竭盡所能專注於手邊的工作,同時盡可能去感內在身體。在身體深處扎根,然後,觀察這樣做會替你的意識和工作品質帶來哪些改變。
150
當困難或逆境出現的一刻那要馬上行動,任何延遲都可能會讓慣性的情緒模式升起,並將你掌控。
當你專注於內在身體,盪你的意識從心智抽離,你將馬上趕到寂靜和臨在。
151
注意它,並不是說開始思考它,只是要去觀察它,去充分感受它,並因此認識它,接納它。
152
專注是轉化的關鍵,而全然地專注意味著接納。專注就像一束光,意識的專注力量,是可以將任何東西轉化為意識的。
153
當你真正能夠寬恕的那一刻,你便從心智手中奪回了你的力量。無法寬恕乃是心智的本質,一如小我沒有衝突就無法存活。心智不具備寬恕的能力,一旦你擁有了這個能力,一旦你寬恕了,你就能夠進入臨在,能夠進入身體,感受到從本體散發出來的祥和與寂靜。
158
每當你有幾分鐘的空閒時間,特別是每天起床後和準備上床前,都應該讓意識「充盈」你的身體。閉上眼睛,背躺平。開始時,選擇一些身體部位做為觀想的對象:手、腳、腹部、胸膛或頭都可以。盡可能強烈感受這些部位蘊含的生命能量。然後,讓你的注意力像坡浪一樣,從頭到腳,再從腳到頭來回沖刷好幾遍,前後歷時一分鐘左右即可。繼而,感受你的整個「內在身體」,想像它是一個單一的能量場。維持那份感覺幾分鐘,強烈臨在於身上的每一個細胞。也許心智會偶爾打斷你的專注,讓你想東想西,但不必緊張,只要一察覺到便馬上把注意拉回到「內在身體」即可。
任何時候你覺得難以與內在身體有所連結,不妨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,這個方法容易多了。仔細觀想呼吸,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冥想方法,它會讓你逐漸與身體產生連結。
159
如果你需要使用心智來處理事情,那請記得在與內在身體連結的狀態下來使用。唯有在你沒有任何思維的情況下保持覺知,才能有創意地使用心智,而最能輕鬆進入此狀態的方法是透過你的身體。
160
任何時候當你需要一個解答或一個創意,請先暫時停止思考,把注意力集中於你的內在能量場,感受它的寂靜。
傾聽別人說話時,不要只用心智傾聽,要用整個身體傾聽,一面傾聽一面感受內在身你的能量場,如此可以讓注意力從心智抽離,創造出一個寂靜的空間,讓你不受心智干擾,真正地傾聽。
163
當你可以清晰感受到內在身體是一個單一能量場之後,請停止任何想像,全然專注於感受上。
165
氣是動態的,未顯化狀態是寂靜的。當你抵達絕對寂靜的境界時,便已超越了內在身體、超越了氣,回到了源頭,及未顯化狀態。氣是未顯化狀態與物質世界之間的橋樑。
169
臣服,即放下對本然的抗拒,也可以是一扇通往未顯化狀態的大門。理由很簡單,內在的抗拒將切斷你與他人、你與自己、你與世界的聯繫。
你的任務不是尋找愛,而是尋找一扇門,讓愛可以走進來。
173
空間不具存在性可言。所謂「存在」一詞的字面意義是「顯化出來」。 多注意你周圍的空間,不要去思考它,只要感受她就好,去感受它的本然,把注意力放在「無」。
177
愛因斯坦說過,空間與時間是不可分割的,他稱之為「時空連續體」(space-time continuum)。
191
愛就像陽光,不會挑選照耀的對象,不具排他性,不會獨厚某人。具排他性的愛不會是上帝的愛,只會是「假我」的愛。
214
寬恕當下比寬恕過去還要重要,如果你可以寬數每一個當下,讓它如其所是,那你就不會累積一些日後才需要加以寬恕的怨恨。
215
做你必須做的事,與此同時,接受當下的本然。由於心智與抗拒是同義詞,愈快接納情境,愈快可以讓你擺脫心智的支配。
「接納生命的任何插曲,還有什麼比這更符合你所需求的?」
218
只要你不重視當下,不允予他如如呈現,你就是在編寫一齣齣的人生戲碼。 一個意識完全清明的人,不可能與別人爭論什麼。爭論意味著認同於心智和某種立場,意味著你抗拒與反對別人的立場,其所導致的結果是兩極對立,彼此灌注對方負面的能量,這是無意識狀態的固定反應模式。如果你的意是完全清明就不會如此,你同樣擁有自己的主張,同樣可以堅定且清晰地說出自己的主張,不過你不會想要防衛自己或攻擊他人,所以,這樣的主張將不會成為人生戲碼的一個橋段,當你意識完全清明,衝突就不復存在。
220
順遂不一定是「好事」,不順遂也不一定是「壞事」,認定此好彼壞只是心智上的習慣。
每個成功的背後都隱藏著失敗,每個失敗的背後也都隱藏著成功。
活在形相的階段,你無妨繼續積極追求各種成、享受成功,只不過,你不以這些成功界定自己,你會知道,他們不是你的生命,只是你的人生處境。
221
人的生理能量同樣受興衰循環的牽引。你的生理能量不可騰永遠處於巔峰,它有高潮也有低潮。
無常是人生任何情境的本質特徵。他們會改變,會消失,或變得不能再讓你滿足了。
231
你所做的一切,都在向外探求。你總是想著,說不定下個禪修會管用,說不定還有別的靈修方法會管用。我要奉勸你,別去追尋內在和平,別去追尋任何當下狀態以外的狀態,否則你將陷入衝突和抗拒。寬恕自己,別為了得不到內在和平而自怨自艾。在你能完全接納自己內心不安的那一刻,你的不安就會被轉化為內在和平。任何被你完全接納的東西都會開始蛻變,帶領你進入內在和平,這就是臣服的神奇法力。
232
當你接納了一切,每塊肉(即每個當下)都會是最好的,這就是開悟。
234
所謂慈悲(cpmpassion),就是體認到你與眾生有著深層的連結。
237
事物並非如外表可見的那樣。心智創造和看見的世界,也許非常不完美,甚至是個流淚谷。但你所看到的只是一些符號,就像夢中所見的事物,它們是意識對宇宙的分子能量所做出的詮釋。
244
臣服是一種簡單而深邃的智慧,是要人順著生命之流,而不要逆流而游。 臣服純然是一種內在狀態,它不表示你不能對外採取任何行動,改變你的處境。事實上,你需要去臣服的不是整個的處境,而只是其中一小個部份,那就是當下。
246
如果你覺得人生處境不如意甚或讓你無法忍耐,那唯一的方法就是臣服於它,如此,你才能掙脫無意識的抗拒模式,也正是這種模式讓這樣的處境得以維持。
251
那些想利用、擺佈、控制我們的人,都是與本體失去連結的人,所以不自覺想從你身上攫取能量和力量。但也因為不自覺,所以他們才會被利用和擺佈。如果你反抗或環及別人的無意識行為,那你也將落入無意識的狀態。
253
放下爭論並不只是口頭上面說:「好,你是對的。」但臉上卻一副「我才不屑跟你爭論」的神情。
258
對於處於無意識狀態的絕大多數人累,唯有面對臨界處境(limit-situation),才有機會打破他們小我的堅硬外殼,迫使他們臣服,從而進入覺醒狀態。
259
災難有其另一面意義的,它將讓你與最不可思議的奇蹟只差一步之遙。
260
斬斷情根並非臣服。
如果你不能接納外在的本然,那就接納內在的本然吧。如果不能接受外境,那就接受內竟吧。這表示,不要抗拒痛苦,任由它存在。
262
全然的專注就是全然的接納,也就是全然的臣服。藉由全神貫注,你便是汲取了當下的力量、臨在的力量。
264
這裡沒有主客體之分,沒有二元性存在,沒有擬與上帝的分別。找到上帝是最自然不過的事。真正讓人驚訝和不解的,並非你可以覺知到上帝,而是你無法覺知到上帝。
267
一個人若是沒有高度清明的意識,那他愈是聰明和知識淵博,愈有可能陷入不快樂和危險的處境。
心智總是對已知戀戀不捨,未知對心智來說是危險的,因為它無法掌控,這就是何以心智不喜歡並忽略當下時刻。
267
一旦能汲取當下的力量,就能掙脫過去的制約,開始做出選擇。
沒有人會選擇失調、衝突與痛苦,沒有人會選擇精神錯亂。人之所以如此,純粹是因為當下的臨在不足以瓦解過去的總總,純粹是因為眼前散發的光芒不足以驅散黑暗的籠罩。
如果你像許多人一樣,不願意原諒自己的父母,認為父母對自己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或沒做到該做的事。那麼,你等於相信父母是可以有所選擇的,他們可以選擇不一樣的作法,但這只是錯覺,一旦人們受到心智和其他產生的固定模式所支配,那麼他們便是認同於心智,那他們還有選擇可言嗎?沒有,他們的自我甚至是不存在的。認同心智是一種嚴重的失調狀態,是一種精神錯亂的表現。幾乎所有的人都為此所苦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一旦你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不會再懷恨父母。你怎麼會對生病的人有所懷恨呢?你將悲憫他們。
270
臣服於當下的本然,充分地臨於當下,讓過去的力量消失於無形,臨在是關鍵,當下是關鍵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