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

感情與婚姻中背叛的因果題

 

最近台灣演藝圈的婚內出軌新聞很熱鬧奔騰,

讓我突然想到之前在跟指導靈聊天的時候,關於介入人家婚姻、感情這件事的因果論。

事實上,雖然我自己的理念和道德,對於介入他人的感情和婚姻這件事,我非常有我的原則,

但在我的觀念與世界裡,這件事沒有絕對的對錯。

因為一路以來遇過太多的讀者,

有被人介入家庭的、有介入他人家庭的;

有瞞著家庭出軌的,也有直接夫妻開放式關係各自玩耍的。

每一個故事如果單看眼前的結論,可能都會有一個對錯,

但若拉長去看因果,往往很多事情都有因由,很多東西是盤根錯節理不出一個對錯與結論的。

然而我又是一個很鑽牛角尖的人,

我覺得介入他人的感情或是多情就是不對,但是想到有些宗教一夫多妻我又覺得好像又沒有不對,

於是腦袋就打結了,

打結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通常就是Channel,糾纏指導靈們啦!

於是就有了以下的結論~

最簡單說結論:不管君有什麼緣由,介入他人的姻緣就勢必會造因結果。

不管你有什麼感人肺腑驚天地泣鬼神的理由,在沒有處理好一段關係前,就交錯的牽扯進其他關係,勢必就有因果。


 

首先,在我們探討為什麼會有因果之前,需要先理解大規則的架構。也就是啟動這個因果規則的架構。

啟動這層因果的條件,會設立在大環境的認知,

所謂的大環境就好比一夫多妻制的國家,在這種大環境下,普遍「集體意識」若是對於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是沒有任何的意識衝突時,

那麼這時候,做這件事就不造成他人的「情感」或「關係」上的危害,那麼這這是一件常態合理的事,因果不成型。

但若是大環境的集體意識,是對這件事普遍無法認可、否定的,

並且因為普遍意識是無法接受的,而導致做這件事的人促使他人受到傷害,

那麼行這種事,就是違悖靈魂的尊重意識,那麼,因果可成。

 

 

也許這樣說,會令諸君誤會這個因果建構在國家或宗教的律法,

因此我再更細一點的解釋,因為不全然是這樣的,

說是建構在宗教律法是沒錯的,但更根本的原由,是那個環境裡的集體意識認知。

因為認知導致不同國家的人接受程度上可能會有落差。

真正導致因果的架構是「集體共識的情緒與情感」,

並且需要在這個架構下,導致某個靈魂意識不被尊重,

滿足這兩個條件,因果就會構成。

也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中,這個狀況與事件,會使大部分意識中的人能接受或不能接受?會受傷或是不會受傷?

假設會促使集體意識的情緒與情感受傷,那麼所做的行為就會觸動因果。

舉個例,一夫多妻中的國家也有可能有介入他人家庭的因果的,

假設今天一個丈夫有三個妻子,這三個妻子彼此都知道彼此、也明暸接受這個規則,那這時候丈夫再鍾情他人,

若這人是大部分人都能接受、不會有情緒情感糾葛的,那因果不成;

但若這個人是原本就有家庭的人之類,等等會讓大部分的人不能接受,進而導致情緒情感上的傷痛,那麼因果成型。

不知道這樣解釋,諸君有沒有大概理解我在說什麼?

假設有的話,那我們說來我們自己生活的世界與國家。

基本上,台灣就是一個在道德律法上,普遍不能接受介入他人婚姻或感情的場域,因此,背叛因果成立;

即便就算有人說,現在社會大部分人很開放、這樣的人很多,大部分已經不把道德放眼裡了,因果一樣成。

為什麼?既然假設大家都不介意、不放眼裡,為什麼因果還成?

那是因為「選擇」和「意識」有很大的不同,

表面上我們都可以說這麼做的是意識,所以真的覺得沒有什麼,

但實際上,真正的意識假設沒有辦法讓當事人坦坦蕩蕩的在陽光下被檢視,那這就不是真正的意識,那是「選擇」。

就在下觀察,身邊很多介入過別人感情的人,

他們覺得沒有什麼的原因,並非真心覺得自己沒錯,而是一種不想承認自己有錯的自我安慰而已,

因此他們會用身邊很多人這樣、現在很多人都這樣的思想來圓。

所以若是這個人無法接受別人的批判,或是無法讓自己做的事攤在陽光下被檢視而無罣礙,

那就不是他真正的意識,更不可能是集體的意識了,

其次在此條件下,還要滿足第二個條件,就是不構成他人「情感與情緒」的糾結狀況,

那就更不可能了,所以基本要說在台灣做這件事沒有因果,就是一種自我欺騙與安慰了。

   

   

即便我們都知道,外遇、出軌、介入可能有很多理由和原因,

但在此我們無法探究原因,因為情感中的背叛與介入,

在能量的世界裡,就是一個「行為」,既然是行為,那即是一種伴隨「意識」的「選擇」。

人類的每個選擇,都是任何結果的因。

今天選擇背叛的人,他就是選擇了背叛那條河道的流動,

所以整條河道都會是這樣的頻率與人,所以有可能不一定是在感情、婚姻上,但當事人勢必遇到一樣能做出背叛的人事物,進而體驗這一切。

同以,選擇介入的人,即是到了介入的河道流動,

那當事人生命中,勢必就是充滿介入能量的人事物,所以未來在感情上被介入的可能性也會提高非常多。即便不在感情上,在其他事件上也會遇到。

  

  

事實上,跟上次〈宇宙沒有報應,但宇宙有規則與流動〉一文說的一樣。

嚴格說起來,這也不是老天給我們的報應,這會是我們自己的「選擇」帶來的結果。

要知道,當我們因為選擇到那個名為頻率的河道中時,

即便只是點點塵埃的沾惹,也都是那河道的頻率。像空氣、灰塵,是怎麼避都避不掉的。

這種時候即便我們走到人生的大運,因為往生或過往的福報而來到了另外一個很高頻的河道中的人,

或許我們可以稱他為完美或是理想伴侶,

也會因為我們自身的「頻率」在原本選擇的河道,而導致最後非常容易錯失這個人與這段姻緣。

因為跟我們不同圈層的人,我們是無法留住的,除非我們提升到他的圈層,抑或是這個人剛好是掉到我們的圈層;

因為人是有運勢以及跌宕起伏的,某些運途下,人可能會落入某些跟以往比起更低頻的圈層,

但只要這個人的本心不變,他的所有行為中的選擇,終有一天會把那個人帶離那個較低圈層,

那麼最後,道不同的人,都無法為謀。

以上講可能抽象了,這邊我講一個實際的例子,或許諸君就會更明白了~

  

  

曾經有一個網友U,對感情很執著,是一個比較自我的人,

在她的世界裡,自己比較重要。

的第一任男友,就是透過「搶」來的,是的,介入了他人的感情,並且逼迫男方把正主逼走。

然而U不是一個能接受批判和聽實話的人,她不能接受自己是小三這個稱謂,

但我也是一個不怎麼妥協說假話的人,我能委婉,但我無法說謊。

當我跟說其實這樣也算是介入他人感情的時候,她會生氣,會說一堆理由,比如那個正主那時候也有曖昧的對象等等⋯⋯

但其實我們都需要知道,不管對方(正主)怎麼樣,

一段關係(只要牽扯到人)中沒有完結完善,在集體意識的理解下就是還沒有完整結束,

那麼我們在這時候去湊熱鬧入場,那就是種下了會產生果的因。

當然這種狀況不能套用在說好分手,但其中一方因為痛苦執著緊抓不放的狀況下(如傳說中的恐怖情人),

因為此時執著的人的情緒情感,不是集體意識下認同的,是自己執著來的痛苦,那這個就叫課題,不叫因果。

當時U那段戀情最後,U覺得男方不是她想要的人,最終以她提分手告終。

後來她想要再找戀情都很困難,很不容易再找到一個對象,也被斷崖式分手,那導致她很痛苦;

於是有一段時間,她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,她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、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人,

當時的我,真心覺得她閃閃發光著,充滿魅力,會讓人眼睛一亮。

就在那個時候U遇到了一個在我看起來的良緣Z,

對方不論是外貌、社經地位、成就,都算是很好的了,

客觀來看,若是他們能有結果,那U就算是高嫁了。

重點是,這個對象,對U非常非常的好,基本就是每個女生判斷都會判斷是超級好男人那種,

可是,就是這個可是,這段良緣,在我看來,最後也是被U給搞丟了。

然而是怎麼搞丟的?是一開始的時候就做錯了選擇,不小心掉到了其他河道了。

當時在U與這個對象要發展前,Z其實並沒有完整的了結和上一段的感情,

在我看來,其實Z是有心想要好好解決以後再跟U發展的,

但那個時候也許U也是有好感,在他認知Z還沒有跟前女友分手的時候,就也釋出好感和機會,比如邀約Z去她家等等;

所以就導致Z很模糊的交接了這兩任女友。

U曾經問我說,她這樣算不算傷害了Z的前女友,

我就說了我能委婉,但我不能說謊,理所當然的我會很誠實的說:當然算。

因為其實當時,只要再等一下,不用一個月,Z就能把他與前女友的狀況處理好,

U若不要如此貿然的介入,其實也不會落下一個被眾人說小三的頭銜。

然而這個誠實惹怒了U,因為並不想要聽這些,於是她很生氣的跟我爭論,

我無意跟她爭論,只想跟她就事論事,但U開始歇斯底里的攻擊。

那時候的U真的是因為覺得被冤枉而反擊嗎?不是的,她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這樣的人,

也從這個怒氣可以知道,其實U是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有問題的,

所以她才會那麼渴望有一個人可以來跟她說她沒問題。

後來,因為這個情感開始的起頭就是那個充滿不安的河道,

所以在他們那段感情中,U非常的沒有安全感,

即便Z已經對她百般好,她依然因為Z和前女友有很多共同朋友而常常發難。

我親眼見證過U為了一件在小不過的事跟Z吵架,只因為Z的朋友也認識他的前女友,

當時我曾試圖點U跟她說她這樣有點無禮取鬧,

但U當時,或許直到今天,也都覺得自己沒有無理取鬧。

最後,他們的戀情不到半年就終了了,

這段戀情給了U很大的傷,甚至她認定Z就是跟前女友復合了,

然而在我看來,他們並沒有複合,因為U說出的許多東西對我而言都不是實證,都是她自己的臆測,

但我實在無法阻止怎麼想。

可我明白,或許這樣想她會比較好過,畢竟當一個受害者去責備人,實在遠比承認自己不會愛簡單得多了。

  

  

在上面的例子中,

其實當U遇到Z的時候,她那時候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自己,默默地就提高了自己原本的頻率河道,

所以她們相遇,若當時U的所有選擇與作為,是與哪個河道相符合的,也許他們能夠因為相愛而變得更好、成長更多。

可就在一開始的時候,U卻做出了原本舊有習慣的河道中的「選擇」,

那一瞬間,她就又落入了原本的河道中了。

除非Z跟他一起在這個河道中耗,否則他們注定是不同世界的人,

即便Z跟U在這個河道中耗到底,那最終也會像U的第一任男友一樣,到最後她也不會再愛Z。

  

  

在感情中的因果課題是相對重的,相較於陷害人、對他人不禮不敬等等,

因為這牽扯到對彼此靈魂的尊重與是否有傷害情節。

所以這些因果,勢必會有,但也不是天給的,

而是自己走到了都是那種空氣灰塵的路,甚至可以說病毒,

就怎麼樣都不可能不沾身,只是怎麼來、從哪裡來而已。

或著也可以這麼說,我們選的河道是冬季,那我們勢必體驗寒冷;我們選擇春季,那我們就體驗暖陽。

其實這也真的跟好人壞人無關,只跟選擇而導致自己會經歷什麼有關,

我相信很多在這種境遇中的人是好人,但這個河道,是選擇。

我遇過許多朋友,他們是很好的人,也許也是很成功的人,

但他們置身於這種背叛與介入的河道裡,

也許他們在某些層面是成功的,但往往你會發現,這些人最在意的那個層面,往往不會是如是自在的。

說真的你無法做什麼、幫什麼或是勸什麼,

因為早從一開始,這件事就是選擇了。

能不能抽身、願不願抽身,也都是選擇。

願我們都能明白己心,做自己最喜歡的自己並且不傷害他人的自己。


【褪傷】/ 慕梓禮
情痛意遲念深深,
輾轉夢洄尋伊人,
也曾牽腸掛肚淚,
自罰自否自傷身。
如今回首心漸穩,
神傷已褪暖陽奔,
願君偶後唯斯羨,
臻篇驪文入瑰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