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們來說說父母與孩子,以及這兩種角色裡面的原罪。
對於這兩種角色,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我認知的價值觀和觀念,
比如: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、孩子一定要孝順父母、百善孝為先、天下無不是的父母⋯⋯巴拉巴拉等等等。
有一位認識的只長年紀不長同理心的人,就曾經非常氣憤的因為看不過去他人的作為這麼對我說:他怎麼可以這樣對父母巴拉巴拉拉拉拉等等⋯⋯
事實上,在下認為,這世界上並不存在著什麼絕對的對與絕對的錯的作為。
假設我們今天沒有被設定的孝與不孝的觀念,
宏觀一點來看,
有誰規定或是有什麼不變定律,表示:父母一定要愛孩子?
又有什麼原因導致:孩子一定要孝順父母呢?
其實,大部分的父母(請注意是大部分並非全部),都是愛孩子的,
原因在於,孩子出自於他們,而父母付諸心力的養育了孩子,這一切都是普通的人性。
可是這並不代表,每個父母,都會打從心底真心的愛著孩子,
愛,是一種情緒,是一種心甘情願。
所以如果我們覺得父母不愛我們,或不夠愛我們,我們會難過傷心,我們也可以怨恨責怪,
但是這一切,永遠都無法讓我們走出那個苦痛中,
因為我們並不了解,原來並沒有那種守則與規定是:父母一定要愛孩子。
若我們可以明白這件事,那麼從不被父母愛的苦痛中走出來,就近了。
你無須因為父母不愛你而責怪他,因為他就是不愛,他就是這樣,誰也無法逼迫一個人擁有他所沒有的情感與情緒。
同樣的,難道我們身為孩子,也就一定要愛父母嗎?
事實上是,絕大部分的孩子,不管有沒有察覺,但對父母都一定有著愛,你要說這是屬於靈魂的原罪也行。
因為就算一個出生後就沒看過自己的父母,心中充滿被遺棄的恨的孩子,
在被孕育生出的過程中,我們的靈魂,都一定有著對父母的愛,
這攸關於靈魂、攸關於約定,也攸關於宇宙的運作。
相較大家以為的父母一定愛著孩子,孩子對父母的愛,更是絕對的情緒,就像我們都有血液一樣,這個愛伴隨著我們踏入這個世界,它滲入了骨血裡。
而我們的骨血,就是因父母的骨血而來,這個無法改變的定律,在我們只是胚胎的時候就成形,是一種註定。
然而因為成長過程、經歷,我們可能因為父母的作為而忘卻了這個愛,以為自己只有恨,
但現在我告訴你,我們絕對有對父母的愛,因為這是不可選擇的。只是這份愛如今可能已經漸漸消磨至近乎無,而即使近乎無,它也是存在。
我們可以恨,但我們沒必要否定愛,因為否定了這個,我們很有可能也否定了自己。
然而對於一個不被父母的愛滋養著的孩子而言,要承認這個愛,又是如何的難堪?
小珊是一個受盡雙親折磨與身體、心靈虐待而長大的孩子,
在她十九歲那一年,父母因為意外雙雙離世,
當年的小珊比起難過,他的心情更多的是快樂,以及一種:我終於解脫了的輕鬆。
小珊在脫離父母的苦痛後,有自己的人生。有一天,她也有完美的家庭了,她與丈夫相愛尊重,她與孩子和樂融洽。
可是,某一天起,她天天做著一個沈入海底的夢,在夢中,她像是睡著,但她依然有感覺,覺得冷,覺得無助,覺得難過,一種深不見底的苦痛。
說這個夢影響她的生活了嗎?沒有。
那這個夢給她帶來痛苦或是任何情緒了嗎?也沒有。
因為當回到日常生活中的時候,生活的忙碌轉移了她,而家庭美滿的感恩填補了她。
可是小珊還是疑惑不解,並且為這個夢感到苦惱,
而這個就是小珊來找我的原因。
在我第一次跟小珊說這個情形很有可能出於對父母的遺憾的時候,
小珊是充滿不屑與嗤之以鼻的,
因為回想過往,她對父母有的只有恨,甚至直到來找我的當下,父母已經離世近三十年,她都還是覺得當年父母在她十九歲的時後發生意外,或許是上天對她的眷顧與慈悲。
因此她不相信,自己會有對父母有什麼遺憾或是情感。
這樣的小珊,抗拒於我給她的答案。
直到有一天,或許是真的準備好了,小珊說想要證明我說的是錯的,所以我們做了進一步的療癒。
在引導冥想中,小珊崩潰了,就在我請她走入一道名為遺憾的門,去看看她的心中到底遺憾的是什麼的時候。
過程中,她浮現的不是任何父母曾經對她施虐過的畫面,而是每一個時期,她望著父母,眼神有著期盼的畫面。
直到最後小珊看到父母的影像時,她憤恨地哭喊著,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對她?她明明是他們的小孩,為什麼他們不愛她?
「我恨你們,你們死了我最高興,為什麼你們不早一點死,還要帶給我這麼多折磨。我恨你們!恨你們!這輩子我只恨你們⋯⋯可是⋯⋯可是,可是我也愛你們啊⋯⋯為什麼你們不愛我?為什麼你們不愛我!」
最後這些話,小珊用盡全身的力氣吼著,而後是像忍了很久的什麼的尖叫聲。
我們的諮商在此結束,因為再下去,她真的就會塌了。
好久的時間過去後,終於比較平靜的她這麼對我說了:「發現愛著這樣的他們,我覺得好難堪,我對自己感到可恥。」
這份用恨包裝著的很微小但始終存在的愛,只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脆弱。
所以,如果你有那麼不愛你的父母。
你怨他們、你恨他們,情有可原。
但如果你要療癒心中那種莫名的失落以及不被愛與重視的傷痛,
你就必須承認這個脆弱,那你確實也愛著他們的脆弱。即便這個承認有點難堪。
因為愛與恨,本來就不是絕對對立的,它是並存的。有愛不代表就不會有恨,有恨也不代表就沒有愛。
人類的情緒本來就是既複雜又多層,尤其當這個人對我們越重要的時候,我們的情感就會越複雜。
所以,如果你因為恨你的父母,
卻因為所謂的道德與人們的口語責備而責備自己的話。
請允許自己恨父母。
若有人因你的恨而反對你,你可以對它嗤之以鼻,甚至在心中打他一拳。但請注意,是在心中。
因為我們可以恨,但卻不該因為自己的恨而有任何影響別人的作為。
如果你是父母,請不要因為覺得你有多愛孩子,接著用這個愛而無止盡的要求。
因為最開始,你的孩子一定比你愛他還要先愛著你。
如果你是孩子,也不要因為對父母的恨大於愛而逼迫自己漠視所有愛的情感,
因為當看到自己真正的所有與父母的情感的時候,重點倒不是愛與不愛了。
重點是,就算愛,我們也不能以愛之名而強迫。就算不愛,我們也不能漠視與傷害。
是父母,你就該擔起你的責任。
就算你沒那麼愛你的孩子,就算你愛自己比愛孩子多,那也不怎麼樣,因為沒人能強迫得來你的感情,
但既然把孩子生了出來,就算無法給他們打從心底的關愛,你也無權讓他們承受任何身與心的虐待。
任何一個歪了的孩子,都是父母的責任,責任於父母怎麼對待孩子。
要明白,愛,在所有的扭曲之前,就已經存在。
如果你有不那麼愛你的父母,那我想跟你說:
孩子啊,承認你的怨恨。然後知道,被這麼對待的你並沒有任何錯,所以請不要因為不值得的對待而歪了自己的心與路,走回來那個你值得被愛的道路,學習愛自己。
下一次,有人質疑你的作為,為你戴上不孝或是應該怎麼樣對待雙親的帽子時,
沒什麼的,鄙視他們就好。鄙視他們的無知,笑他們蠢。
你不用自責,因為,沒有人規定你一定不能怨恨你的父母。
但你需要記得,千萬把自己愛回來,而後停止你的父母給你的循環,切莫把這個恨與遺憾再度延續。
然後,你需要來這麼一首歌~
孩子之於父母、父母之於孩子,有時候,就是一種身份上的原罪。
這首歌太催淚了,現在聽有不同的意境和感受啊
回覆刪除😊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