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

給孩子所需要的愛(附文章導讀)

記得曾經,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叫〈安全感對我們的影響〉,

內文中曾經提到一對夫妻,

他們因為工作的關係,不得不把孩子給孩子的祖母帶。

然而因為一歲多的小孩子當然會黏著父母,看不到父母理所當然地會哭鬧,

所以這對夫妻,每次要離開的時候都選孩子還未清醒的清晨離開,

因為如果好好的跟孩子說再見,怕孩子會不肯會哭,也怕母親會不捨而流淚。

曾經我對這對夫妻反應過,這樣的道別方法對孩子會造曾某些影響,

當時當我這麼說的時候,是非常認真的,也誠心這麼認知,

但我的人生歷練真的還早得很,

雖然那時的我這麼想,但我沒想過,孩子受影響的程度或許會比我想像中的快速與巨大,

以下用大寶以代表那位孩子的化名。


大寶爸媽把大寶放在老家半年後,大寶開始不說話了。

半年前還活潑好動、黏著爸爸媽媽耍任性的大寶,不說話了,然而,大寶不是不會說話,而是不願意講話。

當我聽到他的父母跟我說這些的時候,我很訝異,問:連爸爸媽媽也不叫嗎?

答案很令人難過,因為大寶真的連爸爸媽媽也不叫。他不願意說話。

甚至當大寶的爸媽回家的時候,大寶會叫他爸媽一起帶回去的狗的名字,但就是絕口不叫爸媽。

親眼見到了這樣的大寶,身為一個大人,真的只會感到難過與心疼。

大寶真的變得很安靜,但他會說話,可你會發現,當你拿著圖片字卡一個個念給他聽的時候,他嘴巴也跟著動,他想說,但他就是不說出來。

到底為什麼一個原本好動多話的孩子,會變成這樣?

大寶的媽媽哭著跟我談論大寶,說到為了可以讓他多練習說話,

他買了巧虎、買了撥放器,為的就是想要讓大寶在家時時可以看這些影片。

或許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心疼吧,

但我想,大寶真正需要的,並不是巧虎和那能撥放巧虎的撥放器。

然而身為旁人的我們,所能做的始終有限,即便我說破了嘴,大寶的媽媽依然有他自己的想法,

於是在我眼中的「第二個受害者」,降臨了。  


大寶後來有了妹妹,叫Q寶,

Q寶在他媽媽做完月子後,就和大寶一起在阿嬤家讓阿嬤帶,

但大寶並不喜歡Q寶,常常欺負妹妹,

妹妹卻反常的喜愛姊姊,只要姊姊在就會盯著姊姊看、笑。

而這對夫妻,因為對姊姊實在太愧疚了,

所以很明顯每當他們回去看孩子的時候,都把焦點還有重心放在姊姊身上。

兩姊妹的爸媽說,當初想要生Q寶,也是想要讓璐寶有個伴。

這個瞬間,我突然覺得恐怖,難道這不會造成惡性循環嗎?

大寶已經受傷了,未來,Q寶會不會也因為父母明顯的偏心而受傷?

那這段親子關係中,受益的到底是誰?

是想到老大就哭泣的母親,還是看到老婆哭泣就難過的父親,

亦或是在阿嬤家的大寶,或者是為了能陪伴大寶而被生出來的Q寶呢?

父母基於許多考量下做的這些決定和選擇,真的值得嗎?

後來,Q寶長大了,卻常常腳軟,總會站一站跌坐、走一走跌倒,卻也無法在醫學上找出原因。

這對夫妻,除了擔心,就只能哭。



我不曾為人父母,也許不知道做父母的許多無可奈何,

我也願意相信,這對夫妻真的很愛他們的孩子,

但以結果看來,他們給孩子的愛,似乎並不是孩子所需要的。

就像大寶,他需要的不會是說唱跳的巧虎,而是能給他安全感的父母親的愛;

就像Q寶,他需要的也不會是吃飽睡飽就好,他也需要父母可以給他更多的關注。

當我們在愛一個人的時候,不管這個對象是誰,

我們或許都不該一廂情願地用我們以為好的方式對他,


而是該努力的去想他所需要的愛是什麼。


  

我能做什麼?自從生活中貨真價實的看到大寶和Q寶以後,

我總是不時會想起這件事,我到底能為這兩個小朋友做什麼?

然而最後卻只會發現,我什麼都不能做,

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我做任何事,他們需要的是父母。

我最後能做的,只有很認真很認真,非常認真地跟這對夫妻說,

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真的會造成孩子的陰影,

如果要避免這些陰影,他們現在可以怎麼補救。

我不知道這對父母最後會不會這麼做,

可我想把這個經驗寫出來分享給所有有孩子的父母。

小孩子,要的其實很簡單,就是安全感以及愛而已,

就算我們無法無時無刻在他們身邊陪伴,


但至少我們要讓他知道我們愛他,


讓他知道我們雖然暫時不在他們身邊,但我們必定會回來。


不告而別這種舉動,雖然可以避免孩子當下的哭鬧,以及自己不捨的眼淚,

卻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不被愛以及會被拋棄的傷痕。

一次、兩次,這種印記也許還能補救,但當每次都這麼做的時候,

當我們發現孩子已經變了的時候,那就是孩子的心房已經關上的時候了。

父母呢?是的,你們避免了當下和孩子需要分離的眼淚,

但卻造就了事後想起的懊悔,幸運的事情是這些懊悔可以補救,

而不幸是,當這些懊悔,成為窮盡我們所有的力氣都無法挽回的狀況時,

我們心中的苦與痛,將是一輩子的折磨。

所以,給孩子他們所需要的愛吧。因為,你是父母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